当前位置:北京中美华盛国际信用评价事务所 >>
信用专家 >> 曾培炎:提高素质发挥优势 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
曾培炎:提高素质发挥优势 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
信息来源:求实 时间:2007-2-10
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我国的中小企业大部分属于非公有制经济。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。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: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,毫不动摇地鼓励、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;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;充分发挥个体、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、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。国务院颁布了《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》。在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》中,提出了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要求。我国的中小企业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。
一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取得明显成绩
中小企业是一个富有活力的经济群体,在繁荣经济、促进增长、扩大就业、推动创新等方面,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。当今世界,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,都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。美国、日本、德国等经济强国,都有一批竞争力很强的中小企业;国际上许多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,也是近几十年来从中小企业发展起来的。
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增长。“十五”时期,国家明确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,放宽了市场准入,加大了政策支持,完善了社会服务,改进了监督管理。地方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一些具体措施和配套办法,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。在市场机制和政府支持的共同作用下,全国中小企业数量迅速增加,素质不断提高,活力明显增强,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。
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。2001—2005年,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.5%,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%。目前,中小企业实现的营业收入相当于各类企业营业收入的60%左右,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上缴税收占全部工业企业税收总额的50%左右。在广东、浙江等沿海地区,中小企业发展呈现出增长快、后劲足的良好态势。在一些中西部地区,中小企业在县域经济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
中小企业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。中小企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,就业方式灵活,为缓解就业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。目前,城镇75%以上的就业岗位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,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大多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,大部分进城农民也在中小企业务工。中小企业开始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。
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。目前,我国有60%以上的发明专利、80%以上的新产品开发,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。无论是在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,还是在信息咨询、创意设计、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里,中小企业的创新都十分活跃。一批中小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已迅速成长为大企业。
中小企业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。不少中小企业已经从早期的加工、建筑、运输、商贸等领域,向基础设施、机电制造、新兴服务、高新技术等领域拓展,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。部分中小企业在“专、精、特、新”方面迈出了步伐,积极与大企业协作配套,优化了企业组织结构。有些地区中小企业形成了产业集群,为经济结构调整作出了贡献。
中小企业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日益增强。中小企业的发展,既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,又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。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参与竞争,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,促进了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发挥。近年来,中小企业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,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已经走出国门。
同时应当看到,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。其中,既有创业难、发展难的问题,也有总体素质较低、增长方式粗放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。一是竞争力不强。一些中小企业过度依靠低价竞争,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低,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。二是特色不鲜明。一些企业小而全、小而弱,产品结构雷同,主业不突出。在协作配套生产、劳动密集型产业、服务业等可以发挥特色的领域,中小企业发展不足;在资源开采、原材料生产等产业集中度要求较高的领域,小企业过多。三是发展不可持续。一些企业资源利用率低、环境污染重、安全隐患多。目前,中小工矿企业所发生的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,均占全国工矿企业的60%以上。四是市场行为不规范。一些企业依法经营、诚实守信概念淡薄,知识产权观念不强、保护不力,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。五是政策环境不完善。创业门坎高,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,资金融通难,社会化服务滞后。对此,我们要高度重视,采取针对性措施,认真加以解决。
二、促进中小企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
当前,国内外形势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。整个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,工业化、城镇化持续推进,为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;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,支持政策逐步健全,为中小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;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,科技进步日新月异,世界产业结构加快调整,为中小企业在开放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。
但也要看到,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。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,使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加大。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,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,节约资源、保护环境、履行社会责任,需要更多地考虑完全成本,这会使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的优势发生一些变化。
因此,在新的形势下,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,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,着力转变企业增长方式,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,着力完善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,全面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。
注重提高质量。从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来看,中小企业都有一个从数量扩张转变为质量提升的阶段。二战以前,日本中小企业素质不高,“东洋货”曾是不耐用的代名词。但后来,日本企业不断进步,素质有了很大提高。到今天,不仅形成了一些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,还拥有一大批竞争力很强的中小企业。上个世纪初,瑞士手工作坊式的中小企业较多,一度垃圾遍地、污水横流。而现在,瑞士企业具有很强的技术实力,环境也改造得十分优美。目前,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和规模不小,已经到了以提高素质为主的发展阶段。必须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,既要抓住机遇,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;又要提升水平,引导中小企业依靠质量求生存,依靠管理求效益,依靠创新求发展。还要从东、中、西部地区的实际出发,对中小企业发展提出有所不同的要求。
注重可持续发展。节约资源、保护环境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。长期以来,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“五小”、“十五小”企业,生产工艺设备简陋,劳动保护措施缺乏,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,而且污染了周围环境,甚至发生安全事故,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。中小企业要进一步发展,必须彻底摒弃高消耗、高污染的生产方式,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有效措施,努力加强环境治理,提高资源利用率,改善安全生产条件,走清洁发展、节约发展、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。
注重协作配合。中小企业不能因小而散、因小而乱,必须有序发展。在这方面,我们已经有了一些经验教训。如在外贸出口中,许多企业一哄而上,压价竞争,损失很大,甚至引起反倾销。提高中小企业发展水平,要把加强协作放到重要位置,从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出发,更好地体现行业特色和地域特色,更多地发展专业化分工,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配套生产,围绕特色产品发展一条龙服务,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创新型企业。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,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,促进中小企业深化分工协作,培育产业集群,形成发展合力,提升竞争能力。
注重社会责任。中小企业要追求效益、追求利润,同时必须遵纪守法、讲求诚信、履行社会责任。企业要有精神、有文化,对产品负责、对员工负责、对市场负责、对社会负责。一方面,要引导中小企业加强管理,节约成本,不断提高经济效益。另一方面,要督促中小企业严格执行劳动保护、最低工资、社会保障等国家法规和制度,规范企业劳动关系;鼓励企业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提高职工收入,加强职工业务和技术培训。要引导企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,努力塑造和谐向上、积极进取的企业精神,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。
三、进一步明确中小企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
今后五年,要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,努力形成一批在管理和技术上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小企业,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产品,发展一批特色明显、结构优化、体系完整的产业集群;促进中小企业新增城镇就业和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达到一个新水平;使中小企业单位产值能耗降低、单位产值用水量降低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等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;使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得到履行,诚信水平明显提高,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。
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。我国人口多、就业压力大,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,必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。在这方面,中小企业有优势,社会有需求,国家政策有优惠。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,鼓励中小企业在农副产品加工、轻工家电、纺织服装、机电装配等工业领域吸收更多的劳动就业;在商业零售、餐饮服务、社区服务、旅游服务、文化娱乐、体育健身等服务业领域创造新的就业岗位;鼓励个体、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兴办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;鼓励各类企业实行钟点工、定期合同工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方式。
走“专、精、特、新”的发展道路。从国内外的经验看,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,不能四面出击、战线拉得太长,而必须坚持“小而专、小而精、小而特、小而新”的方针,走与大企业和相关企业协作配套的发展路子。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规律。它有利于中小企业降低生产成本,改善经营效率,集中精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。日本、德国等发达国家有许多中小企业,专门生产某一系列、某一方面甚至某一种零部件或其他配套产品,做得深,做得精,做得新,在本国市场乃至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,这一经验值得借鉴。要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和相关企业在原材料、零部件供应与技术进步等方面,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,形成较强的生产配套能力,提升企业发展水平。
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。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。与大企业相比,中小企业在创新方面具有数量多、效率高、周期短、成本低等优势,更具有创新精神和活力。据统计,20世纪全球约60%的重大创新都产生于中小企业。如直升飞机、空调、催化炼油等重要产品或工艺,都是由中小企业发明的。微软、英特尔等在世界信息产业举足轻重的跨国公司,几十年前还是小企业,依靠发明计算机微处理器、操作系统等创新技术,迅速发展起来。深圳华为公司因为拥有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,在较短的时间内,就从一个小企业发展成为一家跨国企业集团。因此,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、产学研相结合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,鼓励中小企业增加研发投入,提高研发能力;支持中小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,提高运营效率和增强市场开拓能力。目前,我国许多中小企业产品本身很有实力,但在开拓市场时主要依靠贴牌生产,掌握不了发展的主动权,这种状况应当扭转。要引导中小企业实施品牌战略,培育自己的品牌、自己的商标,把附加值做高,把企业做大。
重视发展产业集群。“企业扎堆”、产业集群,是现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。它具有分工协作细、聚集效应强、资源共享程度高的特点,有利于完善配套、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益,有利于形成特色、创造品牌,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广东、江苏、浙江等地已经出现了一些产业集群,形成了一批配套成龙的中小企业。要从实际出发,因势利导,科学规划,在有条件的地区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,提高中小企业发展的效率和水平。
积极进入现代服务业、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。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,也是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面。服务、装备和技术是相互支撑的,现代服务业、装备制造业、高新技术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共生、共荣、共衰。美国硅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达,得益于配套完善的现代服务业。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,创造条件进入现代物流、信息服务、金融服务、工程咨询、会计评估、创意设计、会展经济等领域;运用现代信息技术、现代经营方式和新型业态,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。中小企业“船小好掉头”、用工灵活,拥有一项专利、一种特长,就会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。要发挥这些优势,鼓励中小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领域求得发展。
深化中小企业改革开放。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,必须深化改革,完善体制机制。要引导中小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,优化管理方式,健全经营机制,建立现代企业制度,增强企业活力。探索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组织形式,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适时推进股份制、公司制改造,形成科学的治理结构。一些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兼并、收购、联合等方式,逐步壮大实力,发展成为大企业、大公司。我国中小企业队伍不小,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,开拓国际市场大有可为。要引导中小企业转变外贸增长方式,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,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技术含量。鼓励中小企业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、关键设备,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外包转移,提高利用外资质量。支持中小企业到境外投资兴业,发展产品加工、输出劳务、建立营销网点、开展合作研发。加强与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在中小企业领域的交流,积极探索国际合作的新途径、新机制,为企业扩大开放搭建平台。
四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、服务和管理
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,在市场、融资、人才、管理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。特别是在创业发展的初期,中小企业遇到的困难往往是难以想象的。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,加大政府支持、服务和管理的力度。
促进中小企业发展,要加强组织协调。各级地方政府要转变过去那种只关心大中型企业的工作方式,把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,共同做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。要创新工作方法,深入调查研究,制订切合实际的政策措施,为中小企业提供务实有效的服务。当前,要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、国家“十一五”规划纲要和国务院文件的要求,抓紧制定相关配套的政策法规。
促进中小企业发展,要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。改善创业环境,鼓励个人和法人依据国家政策法规投资设立中小企业。贯彻平等准入、公平待遇的原则,继续清理和修订有关政策法规,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市场准入领域。鼓励、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进入金融服务、公用事业、基础设施等领域,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。深化垄断行业改革,明确市场准入标准,搞好资质管理,引导社会资本和企业法人规范进入。
促进中小企业发展,要解决好融资难问题。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较大、放贷成本较高,融资难的问题必须认真解决。要深化金融改革,建立和完善银行体系,发展一些适应中小企业贷款特点的金融组织。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改进服务,创新产品,调整信贷结构,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。加强信用制度建设,健全信用担保体系,提升中小企业信用等级,为中小企业贷款融资提供方便。健全和完善资本市场体系,办好证券市场上的中小企业板块,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。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创业和风险投资机制,疏通风险资本进入和退出的渠道,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。完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,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。
促进中小企业发展,要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。按照市场化、专业化、社会化方向,采取“政府支持中介、中介服务企业”的方式,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。加强管理咨询、技术支持、人才培育、国际合作、市场营销以及法律援助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。建立中小企业统计监测体系,及时发布有关产业政策、发展规划、投资重点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。健全中小企业服务机构,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介组织,转变服务观念,开拓服务渠道,完善服务功能,提高服务水平。推进行业协会改革,加强行业自律。
促进中小企业发展,要推进自主创新和人才开发。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,针对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,抓紧制定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有关政策措施。充分发挥财政、投资政策的引导作用,培育一批公共技术平台,健全技术服务网络,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综合服务。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,保护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。重视中小企业人才队伍建设,完善人事管理、职称评定和政府奖励等方面的政策措施,加强对中小企业人才培训、职业教育的支持。
促进中小企业发展,还要做好有关管理工作。要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,把服务与管理结合起来,加强和改进政府监管。坚持依法行政,加强安全生产、环保卫生、资源开采、土地使用等方面的监管,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,严肃查处假冒伪劣、盗版侵权、商业欺诈、偷税漏税等违法违规行为。引导中小企业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、方法和手段,夯实管理基础,推进管理创新,全面提高企业素质。加强监管队伍建设,整合监管力量,实行联合执法,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环境。 ,